1.关于BLUE的说明
blue这个单词在英文中有丰富的释义,直接的解释上面有两层的含义,一个是表示色彩的蓝色,另一个则是表示心情的忧郁。
我更喜欢在这里使用它的第一种含义,也就是蓝色。蓝色代表着理性,有序和抽象的思维,也代表着需要理性思考的科技力量,代表着逻辑推演的能力和思维力量。
蓝色行文,是一种构架文章的方式;在蓝色行文作为主导的思维之下,将前文所说到的绿色行文、黄色行文、黑色行文、白色行文以及红色行文等各种写作方式、文字创造之可能有效的组合在一起。这个组合要去推理演化出我们所需要的内容。
有些时候,这种蓝色行文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提纲。
关于提纲,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当中也有说到过,比如《第四十八讲:如何拟写提纲》、《第四十九讲:思维导图与联想能力》、《第六十四讲:像制作游戏一样做好设定》都谈到了提纲,以及提纲产生之前的思考过程。您若有兴趣可以翻看过往文章,进行调阅。
2.蓝色行文中的逻辑力量
除了提纲本身所带有的指导写作流程、规划行文节奏的作用之外,今天所强调的蓝色行文还包括了蓝色的理性结构对于整个文章当中长短顺序的决定作用。
用蓝色行文来构架文章的结构,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当然,另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用思维导图绘制完之后再用文字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蓝色行文的结构可以分为短序列和长序列。
简单短序列的结构,就是只有一个层次的序列。比如说一篇议论文,我们可以是设定为一个前后推演的序列,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说一件事情的经过,我们同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序列,即起因、经过、结果。在要素的陈列过程中,也完成了结构的设定。
相对复杂的长序列的结构,则是由多个不同序列彼此重叠而成。比如,在一篇论文——议论文的升级版——中,一个简单的部分就可能包括很多个短序列。在“提出问题”当中,可以加入起因、经过、结果的短序列;在“分析问题”过程当中,可能还会加入并列式的多重的论述、多重的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给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且这些方案之间彼此又是互相交错,互为支持的。
3.一个理性的构架很重要
那么,如何去有效地使用蓝色新闻来做一个理性的构架呢!
首先要清楚自己写文章的目的,还有文章的篇幅。从商业写作的角度来思考,你可能还需要构想出文章的受众对象,以及受众对象对文章兴趣度的保持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思考文章每个组成部分的相应篇幅,从而产生文章节奏。
其次,将提纲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化:陈述功能、伏笔功能、笑点功能、强化效果功能等。功能与节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更为详细的提纲。比如说每2500字要留下一个伏笔或者每1000字左右,要有一个笑点。
再次,在此基础上面,增加相应的内容。把故事推进的结构跟你的节奏去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形成一个理性的结构。要将篇幅与节奏与故事、文章的线索、需求相对应;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提纲。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前面讲座中的相应内容。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做法会让文章的写作变得像工厂当中的流水线一样,残酷,枯燥。
但是,我觉得,如果你不仅是做流水线上的功能,而且还是流水线的总设计师、原材料的提供商,那么这种创作过程也是很愉快的。
尤其,是这种写作方法一旦成为习惯之后,就会变成一种本能;也许你不需要有一个构架理性的结构,只需要有一个前期的构思,就能够顺理成章地把构架、内容、节奏等自然的拼结在一起,下笔如有神,妙笔能生花,那么你就成功了。
推荐阅读:
作文指导:第七十一讲——写作过程中如何让人物粉嫩起来:黄色的鲜活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