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时代当中谈文章的创新
你知道我们熟悉的汉字,有多少个常用字吗?
权威机关的统计结果表明,常用汉字大概在3500左右;而全部的汉字大概有7000字不到;[注1]
但,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字所形成的文字记载又有多少呢?
为什么这么少的常用字,却能够形成这么多的文章、书籍呢?并且每一年还有三四十万本新著作诞生。各种书籍之间又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
我想,这就是写作者在创作文本过程中加入了具有个体属性的创新的。
既然,这是一个讲求创新的时代,那么就让我们说一说文章当中的创新吧。
如果你有兴趣去了解一些关于创新的理论,你可能会知道“创新”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方式。
对于写作当中的创新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创新方式:可以是写作方法的创新,可以是写作题材的不同,也可以是呈现方式上的不同。
在我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写出自己从没有写出过的东西,想到自己以前没有想到的结论,描写出一个从未被描述过的事情,展现出想象当中却从未呈现的世界。
创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构成——每个细节、每条线索都要新的吗?不一定——它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面往前迈进一步、挪动一小步的创造。
创新是有基础的。
2.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于是我们必须得再深入地去探求一下创新的基础。
创新的基础,其实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身边所接触到的、脑袋当中所想到的东西;具体的、真实的世界是创新的基础;记忆的、间接的经验世界也是创新的基础。这些基础被人脑存储下来,形成了或远或近、或清晰或模糊的概念、片断、场景;而当创新开始时,这些片断、场景就像一个一个的台阶,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跳跃,不断的向上行走——甚至是向思维可能触及的任何一个方向发展。
创新,能够让我们从一楼慢慢的跳到二楼,从二楼跳到三楼。而由此及彼的这个过程,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联想与想象。比如,我们现在抬头看到,发现天边的云正在变化,像是飞翔的蜜蜂和森林里的花,像是奔腾的骏马、辽阔的草原,像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以及缠绕的云雾;然后我们可以沿着蜜蜂飞翔的轨迹去描绘我们所看到的整个的草原、整片的森林,我们会遇到森林中砍柴的樵夫,樵夫思考着他跟他的妻子的爱情故事,于是我们就可以不断的写下去。
我觉得这种跳跃的思维可以开拓我们我们想象当中的世界,不断的拓展边界,也可以不断丰富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
3.绿色行文是在展示继续向前一步的方式
其实跟“黄色行文”有点像,绿色行文所要展示的世界也是充满创意;比起黄色行文针对于真实世界、真实情绪的鲜活陈述比起来,绿色行文倾于展示思考中,继续向前的那一步,也可以称之为继续虚构、假想、创新、无限的新世界。
如何去有效地使用绿色行文呢?
可以从三个步骤来进行。首先,尽可以细致的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想象当中的世界。其次,就是去构建世界中新的可能性;无论是场景的自然衍生,还是人与物的变迁,亦或是大时代的演进,都会带来很多种可能性;顺着新的可能性,去陈述世界的演变与创造。再次,就是不断的去重复自己所要描述的这个部分,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它。在不同角度的切换过程当中,其实就可以找到新的创意的东西,又可以展开新的联想新的想象。
重复自己心里所想的,然后慢慢总结,不断推演,找到一种有趣好玩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故事发展的新脉络,这就是一种创新。
[注1]
关于常用汉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3500字,另一种是3755字。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6)共有3500字(常用字2500,次常用字1000)。当时委托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做了抽样检测,在一个月的《人民日报》《北京科技报》《当代》里面,这3500字覆盖率是99.48%。
而在,GB 2312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同时,GB 2312收录了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在内的682个全角字符。
推荐阅读:
作文指导:第七十一讲——写作过程中如何让人物粉嫩起来:黄色的鲜活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