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说的是《思维导图与联想能力》
这次则要说说:正确而严谨的表达。
写作是一种与心灵有关的创作过程,
既是自由的
——可以无限联想,无限想象,
又是受约束的
——作品的被传播与被理解才能完成写作的最后一步。
所谓的“灵感”或者“自由的创作”
也必须建立在合乎阅读的习惯之上,平台之上。
因此,写作与规范的表达总是息息相关的。
要想正确的表达,最最基本的就是文字和语言的准确性,
也就是“写对字”、“断对句”。
标点符号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表达,
也是为了让交流的双方,都能够有效的断句,
即使是使用多个句子的持续交互,也不会影响到内容的准确传递。
而要求写作过程中不出现错别字,
则是写作的一个常规要求。
只是这个常规要求,
在普遍使用电脑进行创作的时候,
却变成了一个需要一而再、再而三进行强调的要求。
因为在当下,
拼音输入法的盛行,
尤其是拼音输入法中各种快捷设置,
让国人们开始依赖软件的算法,
而选择使用缩略的音符来打字;
这种输入上的变化,
使得同音字混用、错用的现象持续加剧。
在这一点上,没有其他具体的方法,
如果一定要有的话,那么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使用字词、标点的习惯,
2.写作过程中,养成多次检查的习惯,用细致来减少错误;
3.对于新出现的词汇谨慎使用。
如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