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学毕业后的某一个时间里,
我遇到了一位挺有智慧的老板。
他告诉我,
人生的痛苦在于从小变大的时候,
很多的绳索借着学习知识的过程,
绑缚在我们的心灵上,
所以人生才变得越来越不纯,
又因为不纯而迷茫、苦痛。
也是从他那儿,
我学到了,
如何从本质上或者从根部去看问题。
就像是在文章写作的学习过程中,
有人问我,
记叙文中的“比喻”、
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
以及说明文中的“打比方”有什么区别?
我只能在呆上数分钟后说,
他们都是一样的,
是某种修辞手法的三种叫法。
继续上一讲说到的内容,
所有的文章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
而所谓的“修辞方法”、“论证方法”等,
也都拥有相似的作用,
就是为了能够用另一种方式,
另一个角度,
另一种形式来说明问题,
或者使问题得到更为透彻有效的解决。
天空中飘落的白雪,
像是白鹤遗落的翅羽,
纷纷扬扬,柔柔绵绵,
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在万水千山之后,
化成了绵绵不绝的思念。
——分——割——线——
按着上面这一段话,
使用了多种的修辞方式,
但是如果真的要去研究使用了哪一些,
却有点儿过度阐述了,
因为,我们希望读到的是好文章,
我们希望学到写作的乐趣与诀窍,
但是,
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已有的程序来做。
不管白猫黑猫,
能抓老鼠的就好猫;
不管哪一种叫法,
能把文章写好的,
就是好方法。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