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谈一下各个部分的关联,
以帮助写作者进一步理解各种“复句关系”在写作中的应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文化中常常会出现
“以小见大”、“闻微见著”的说法。
递进关联是行走在台阶之上,
一步一步向前,
这一段比上一段的文字,
要嘛在意境陈述上,
要嘛在情感表达上都要有一个进步。
就像是复句的“不但……而且……”,
往前一步,就会获得更大的表现。
例如某一篇写《秋意》的文章,
在成文的过程可以由以下三个片断在构成,
一是秋天的色彩中藏着的秋意;
二是秋天的空气中藏着的秋意;
三是秋天的人群中藏着的秋意。
第二、第三个片断较前面的片断都陈述得更加的真切而深刻,
这就是“递进”的使用。
条件关联则专注于条件与结果的关联;
与“因果”关系的差异在于,
条件关系常常可以用来进行提出某种可能。
尤其是在面临着思考与决择的时候,
条件这样的陈述方式就会得到使用。
在写作过程中,条件可以使用的地方很多,
有些时候甚至表现出与“因果”或者“假设”相一致的使用结果。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条件关联常常会用来设置文章中的伏笔,
某一个情况加上相应的背景以及条件,
孕育出了新的可能,
并成为了故事/事件继续发展的推动力。
由此而言,递进与条件,
或者其他复句的组合原则,
都可以成为了写作过程中,
用以合并或者组成各部分的指导。
只要把这一点想通了,
“联想”和“想象”这种思维能力,
就不会显得那么“高不可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