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使用万能五笔输入法的old style的写作者;在万能五笔输入法当中有小功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让我“沉醉”。那是一个能够统计每一分钟输入字数的小功能;我觉得它会把电脑前的这个人在这个输入终端中使用万能五笔所输入的总字数,除以总时间,从而得到一个平均值。例如现在,我在进行这篇文章的二次修订的时候,就显示出了“66字/分”的速度。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希望这个字数能够越大越好;因为那样子会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证明,我自己的写作速度变快了。
当然,除了上述五笔输入法的一种关注与训练之外,我还推崇于另一种极限式的写作训练法;就是写作时长训练法。
1.了解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极限训练法,是我一直推崇一种训练模型;不仅可以用在写作上,而且可以应用于很多的领域。比如体能训练,或者读书训练上。一个短跑运动员为了让自己赢在起跑线上,就必须不断的训练自己对于发令枪的反应速度,哪怕只有0.0001秒之差;为了训练自己的瞬间爆发力,则必须不断的加速跑。而一个羽毛球运动,为了训练扣球的力度,则会不断的挥拍。这些也都是极限训练法的运用。
极限训练法,可以应用于一个固定时间内数量或质量的提升训练上;也就是在一个时间内,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更快。
给自己一个新的训练方式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
了解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
所以这一讲跟大家谈的内容就是,如何去记录自己写作时使用的时间,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效率。
2.记录每一篇文章的完成时间
在我开始训练写作的时候,我会去记录每一篇文章的完成时间;比如说一篇八百字的文章,也许只需要十分钟左右;一篇三千字的文章也许需要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当然,如果涉及到跨度跨越两天,甚至更长的完成时间,我会用更长的时间去记录它,例如36个小时,或者4个工作日等。
如果你觉得可以使用这种训练方式,那么一定要给自己设定好记录的标准。
一是,将一定的写作状态设定为标准,对于低于此状态的数据,要进行详细的备注——这个有助于减少不良状态的数量,从而提升自己写作状态的稳定性;
二是,将一定的启动行为设为开始,要准备记录写作的时长,一定是你进入到写作状态的时候开始计算起来,这样测算出来的数据才会相对准备;
三是,使用同样的输入手段,这一点在当下尤其重要——不同的输入法在准确性和效率上,也是不一样的——可以选择自己擅长使用的输入法。[注1]
在标准设定完成之后,就要持续的记录,并且要学会研读数据。
记录下来的东西可以做一个保存归档,通过阶段性的比较,你会发现自己什么时间段,速度会变快;在什么样的情绪下,效率会提升;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质量会加强。
因此,还可能进一步研究出工作效率以及写作之后的深度关联的问题。
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后续创作的参考。
3.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味的去强求,速度至上
其实在一开篇,我就谈到了记录时间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写作效率的。而写作效率的体现其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写作的速度,一个是写作的质量。
使用“写作时长训练法”除了表面上提升写作的速度之外,还可以提升写作的质量。当你给自己设定了时间的限度之后,你的脑力,你的精神状态还有你的工作方式,都会因为紧迫感而得到极大的提升。
故而,我们不仅要追求速度,也要追求质量。
通过掌握自己写作时间与写作成果之间的规律,能够找到自己优质创作的状态特征,从而去营造出持续恒定创作的可能性;不断延长自己保持恒定优质状态的时长;持续恒定的状态下,摒弃了其他的工作内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写作效率才会高。
当然,今天说到记录时长,还包括了另外一层的意思,就是去记录自己完成一个大篇幅的写作的时候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可以把你的写作融入到你的生活当中。例如,已经养成了一个固定的创作时间和创作习惯,坚持每天完成1000字到1500字,那么就可以积小成多,聚沙成塔,实现中长篇小说的写作。
一篇六万字的中篇小说,在坚持每天2500字的创作速度,只需要24个工作日的持续创作就可以完成初稿;于是,写作变成你生命当中的一个部分,我觉得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注1]关于输入法,有一点要补充说明一下。当前的多种语音输入法,已经慢慢提升了其准确度;有些人开始将此作为主要的创作输入手段。而我建议是,如果你还没有办法出口成章时,还是建议你使用的还是常规的手写输入法,因为它能够帮助你一边写一边构思你的文章,一边得到文字的增加,一边进行思维上面的扩张。
推荐阅读:
作文指导:第七十一讲——写作过程中如何让人物粉嫩起来:黄色的鲜活跃动